重大改革与决策--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要 点)
 
  年度工作要点
 
  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及内部管理体制等重大改革方案
 
  学校重大建设项目

河 南 工 业 大 学

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 3 25

“十二五”时期,是我校奋力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期、机遇期和攻坚期。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和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及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抓住发展机遇,提升综合实力,实现新的跨越,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克难求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学校整体实力跨上一个新台阶。

1. 办学规模有了新变化。 全日制在校生总规 模达到 24875 人,其中本专科生 23843 人,硕士研究生 1032 人。各类继续教育学生 8025 人。本科专业增至 51 个,其中 4 个专业实现一本招生,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办学类型更加完善,进一步优化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 学格局。

2. 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提升。 获得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建成一批优势特色专业, 其中国家级特色专 业 5 个, 国家级教学团队、 精品课程和“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获得突破。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24 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 学生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在省级以上科技文化比赛中屡获大奖,尤其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总成 绩位列全国前 10 名,获得 “ 优胜杯 ” 。 硕士研究生考取率逐年攀升,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位居省内高校前列,荣获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等称号。

3 .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 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授权规划建设单位 。 省级重点学科总数 达到 25 个,其中一级学科增至 5 个。硕士一级学科点增至 18 个,涵盖硕士二级学科点 108 个。新增 MBA 、农业推广等 2 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和 8 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新增省部级以上学科平台 5 个。

4 .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专任教师总 数增至 1385 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 1070 人,其中博士 322 人。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 569 人,其中教授 155 人。 10 个学科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引进双聘院士、省级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 280 多人。新增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学 术技术带头人等 50 余人。人才队伍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更趋合理。

5 .科技创新能力提至新水平。 承担各类纵向 科研项目 1864 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 103 项。通过各级鉴定(结项)成果 1080 项,获得优秀成果奖 295 项,尤其在 2009 、 2010 年,连续获得 4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科研经费累计近 2.1 亿元。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 166 项,授权专利 93 项。学术论文被 SCI 、 EI 、 ISTP 等收录 1119 篇,出版学术著作 251 部。学报自然科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6. 开放办学取得新发展。 与英国瑞丁大学等 国外 20 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培养 留学生近百人。成功承办“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研修 班”等 4 期国家援外培训项目。积极开展校市、校企、校院合作,成立了河南省高校首家“院士工作站 ”、“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院”、“河南工业技术研究院”。对外交流、合作、服务的领域进一步拓宽。

7 .办学条件有了新改善。 学校占 地 2826 亩,在顺利完成莲花街校区一期工程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筹集资金 8.5 亿元,开工并基本完成了莲花街校区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建筑总面积达到 89 万平方米,其中新增 34 万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 7.7 万平方米,其中新增 4.7 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 备 总值超过 2 亿元,其中新增 7000 万元。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 250 余万册,其中新增 50 万册。

8 .管理改革取得新进展。 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实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共建学校的新体制。重点推进了人事分配制度和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了处级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一系列校内规章制度,初步建立了适应现代大学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9 .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 认真贯彻落实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成功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进一步明晰了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成功开展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得到切实加强,被授予“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10. 和谐校园呈现新气象。 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相继召开,校风、教风、学风和师德建设明显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校园秩序和谐稳定,成功举 办建校 50 周年 系列庆祝活动,被授予“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二)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不足

“十一五”期间,学校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许多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创建高水平大学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才培养方面: 人才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生教育规模偏小。对外合作办学领域还不够宽广。学风状况还不能尽如人意。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学科建设方面: 特色还不够鲜明,结构不尽合理。学科建设的措施还不够得力,博士授权单位资格尚未获得最终突破。

3 .师资队伍方面: 高层次领军人物不足。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机制措施尚不完善。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有待加强。

4 .科技创新方面: 服务行业和地方发展的科研方向有待进一步凝练。团队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加强。重大科研项目和原创性成果还不够多,科技成果转化不足。

5 .办学条件方面: 办学经费相对紧张,资金来源需要进一步拓展。举债发展带来的财务压力较大。教学科研硬件建设投入不足。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资源需进一步优化配置和共享利用。

6 .管理创新方面: 发展战略研究有待加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办学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家与行业发展形势

经济全球化更加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和区域竞争加剧。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成为提高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十二五”期间,我国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创建创新型国家。行业振兴战略不断推出,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及创新人才需求旺盛。

(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上升至国家战略,河南发展处于大有可作为的宝贵机遇期。“十二五”期间,河南着力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着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着力实施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战略,着力推进由粮食生产大省向食品工业强省转变,着力推进超硬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换代等重大措施,对河南省高校、尤其是重点骨干高校提出新的任务要求。

(三)高等教育发展形势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学习型社会加速推进,高等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进一步巩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出台,高等教育事业步入持续快速发展轨道。“十二五”期间,高校间对优质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创新发展将成为高校发展的主旋律。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及河南省“加大省部共建力度,突出抓好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政策的实施,为行业特色鲜明的我校实现跨越发展带来历史机遇。

综上所述,未来五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拼搏进取、加快发展,是应对激烈竞争,顺应发展大势,解决前进道路上各种矛盾和问题,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对于实现创建高水平大学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使命意识、发展意识、攻坚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形势,抢抓发展机遇,聚精会神谋发展,改革创新促发展,奋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实现新跨越。

三、“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紧把握国家、行业和地方重大战略机遇,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任务,更加突出办学特色,更加强化内涵建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推动学校全面、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努力创建高水平大学。

(二)发展思路

1 .以创建高水平大学为目标。 抢抓机遇,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和新的事业增长点,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2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坚持以人为本、内涵发展、统筹兼顾,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3 .以服务社会为导向。 紧密结合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进一步探索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切入点和更为有效的体制机制,在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4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理清发展思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大学制度, 营造创新发展氛围,不断增强办学活力。

5 .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 切实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爱校兴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三)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到 2015 年: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优化,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建成博士授权单位,形成一批国内优势特色学科。产生一批国内及行业领先的重大原创性成果,在服务社会中作出更大贡献。初步实现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学校综合实力居省内高校前列,高水平大学创建迈上新台阶。

2 .具体目标

——规模结构: 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达到 30000 人左右,其中硕士研究生规模达到 3000 人以上;各类继续教育学生人数达到 10000 人以上;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成效显著,本专科生教育质量明显提升;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居省内高校前列;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和 就业质量居省内高校领先水平。

——学科专业: 博士培养学科达到 3 个以上,硕士一级学科达到 25 个以上,专业学位点达到 10 个以上。本科专业达到 60 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达到 15 个以上。省一级重点学科达到 15 个以上,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培育有新进展 。 打造省级以上学科创新团队 15 个以上,增加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 20 名以上。 建成若干个教学研究型学院 。

——人才队伍: 专任教师达到 1700 人以上,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比例增至 45% 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增至 40% 以上。 博士生导师达到 40 名以上。在院士培养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支与高水平大学相适应的教学、科研、管理队伍。

——科技创新: 年均承担国家级科研 项目 50 项以上,科研经费 1 亿元以上。五年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 4-5 项,高层次科研成果居省内高校前列。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成效显著 。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文化传播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在服务社会中争取更多发展资源。

——国际合作: 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渠道进一步拓展,合作层次进一步提升,国际交流培养学生、 留学生和技术培训人员规模稳步增长, 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

——大学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软硬件建设成效显著,文化特色进一步彰显,文化品位显著提升。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莲花街校区二期工程建设及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办学功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公共服务管理水平达到省内高校一流。

——和谐校园建设: 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科学管理、安全稳定等工作水平全面提升,教职工福利待遇稳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得到保障,文明和谐校园氛围更加浓厚。

四、“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实施“学科引领”战略,构建高水平学科体系

1 .强化学科内涵建设。 以“科学发展、强化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主题,紧密结合国家、行业、地方战略规划,准确把握未来学科发展趋势,以凝练学科方向为关键,以学科队伍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平台建设为支撑,着力解决制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2 .优化调整学科结构。 重点支持和发展适应行业需要的传统优势学科,积极培育建设国家战略需要的新兴学科,着力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应用学科,加强基础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推动学院建立学科型二级教学、科研组织。着力打造一支方向稳定、特色鲜明的学科创新团队。积极推进学科团队间合作,形成一批新的跨学科研究团队。

3 .实施学科分层建设。 按照“整体推进、分层建设、强化优势、提升内涵”的原则, 分层次进行学科建设。重点建设博士授权学科,确保获得博士授权单位。加强博士支撑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着眼长远,扶持建设其他学科,使之健康发展 。

4 .加强学科平台建设。 抢抓机遇,强化措施,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申报或联合建设一批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加大投入,完善平台管理机制,重点加 强现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 服务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的作用。

5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积极推进实施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充分自主权,充分发挥 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组织领导作用。建立学科交叉融合机制,推动学科联合申报大项目,获得大成果。进一步完善对学院 学科建设的评价、监督、考核机制,强化激励和约束 。

(二)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1 .更新人才工作理念。 进一步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引才与引智并举,数量与质量协调,使用与提高衔接,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相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队伍、教辅队伍建设相结合,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根据创建高水平大学要求和学科建设目标,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引进机制。加快学校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面向海内外,重点引进一批大师级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积极引进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尤其是注意引进具有工程背景和实践经验的应用型人才。加大高层次 创新团队培育力度, 努力形成“学科带头人 ﹢ 学术骨干 ﹢ 创新团队”的人才队伍组织模式。

3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师资培养机制,更加注重师资队伍的应用型和国际化培养,丰富培训内容,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以高层次领军人才培育为核心,启动院士和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加速培育一批优秀学科带头人。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努力打造一支中坚师资力量。积极支持中青年教师攻读学位、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开展专业实践,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

4 .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按照“职业化、专家化”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管理队伍建设。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合理确定管理干部队伍规模,明确岗位职责,做好选拔任用。重视并切实加强中青年干部培养,使其得到多岗位锻炼。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5 .重视教辅队伍建设。 制定并落实教辅队伍建设规划。重视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教辅队伍,不断优化教辅队伍学历、年龄、职称结构。 加强教辅人员聘后管理和 在职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重视加强教辅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思想品德高尚、业务素质优良、爱岗敬业的教辅队伍。

6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按照“公开竞聘、择优上岗、科学考核、能上能下”的原则,推进岗位聘任。建立不同岗位人才分类管理、评价和考核机制。完善责权利相统一、促进优秀人才辈出的竞争用人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智能、实绩与贡献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活力。

(三)实施“质量立校”战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1 巩固教学中心地位。 坚持教学中心地位不动摇,切实做到“思想舆论上关注教学、政策导向上优先教学、领导精力上注重教学、经费投入上保障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学校各方工作都要坚持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教学第一线,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2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创新教育和实践能力教育,着力造就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强化师生交流互动,促进教学相长。更加注重知行统一,强化实践教学,深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不断提升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加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探索完善分层教学、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放宽学生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的条件,更好的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4 .强化专业建设。 坚持“优化结构、强化内涵、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原则,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强化专业建设。在适度扩大专业数量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重点发展前景好、毕业生就业率高的专业。加强基础性专业,扶持发展优势与特色专业,开拓新兴交叉专业,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本科专业体系。实施“专业培优工程”,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切实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和水平。

5 .推进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 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群。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施和手段,加大课程资源库建设,提升现代化教学水平。加大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培养力度,培育一批高层次教学名师。加强高教研究工作,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创新。加强教情、学情调研,健全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巩固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6 .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以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目标,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加强诚信教育,健全学风建设机制,实现学风持续好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开展富有成效的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科技文化素养,鼓励学生发展个人专长。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加强体育教学,广泛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职业发展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和综合发展能力。

7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拓展研究生培养空间,积极扩大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创新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形成导师与学生共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严格质量监控和学位管理,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制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博士生培养工作。

8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进一步拓展继续教育领域,推进继续教育结构调整,在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和高层次培训,培养社会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积极探索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提升继续教育发展能力。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创新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建好国家粮食培训学院,服务行业发展。

9 .积极推进合作办学。 不断加强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产学研和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平台,形成新的办学增长点。认真办好国际教育学院和国际高等技术学院,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扩大国际交流学生和留学生规模,开创开放办学新局面。

(四)实施“科技强校”战略,提升科研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1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健全以国家(省部)级研究平台为引领,校级研究平台为骨干,院级研究平台为基础的三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鼓励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发挥优势,组建跨学科创新团队。广泛吸引各种社会智力资源,进入学校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科研骨干教师、研究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强大的科技创新队伍。

2 .积极争取高层次项目。 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不断提升科研实力。瞄准国家、行业和地方的重大战略需求,积极争取承担更多高层次重大科研项目。巩固优势,继续保持传统特色学科领域立项方面的领先地位。大力扶持新兴交叉学科的应用研究。加强与行业、企业横向合作研究,力争在高层次研究立项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3 .产生一批标志性成果。 注重培育,持续推动,努力形成一批应用型研究成果。突出重点,加强管理,努力产生一批基础性原创性成果。整合资源,实现突破,努力在国家重要领域和行业、企业关键技术、高新技术、集成技术方面产生一批标志性成果。

4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坚持自然科学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并重,充分发挥学校现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优势,促进校内外资源共享合作,构筑新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围绕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难题,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提供全方位的咨询、策划和服务。加强行业和地方文化研究,形成一批文化研究和传播基地,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

5 .深化科研管理改革。 进一步完善科研目标考核机制。完善科研评价、考核、奖励向重大科研业绩倾斜的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发挥最大效益。进一步建立健全科研促进教学和学科建设的机制,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支撑学科发展。

6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用。 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断提升转化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搭建校地、校企、校院(科研院所)合作平台,强化产学研用合作,扶持校办科技企业发展。广泛开展各类学术活动,举办高层次学术会议,营造学术氛围,扩大学术影响力。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的科技合作,努力扩大服务范围和国际影响力。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地位,不断扩大社会服务的广度、深度,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学校自身的快速发展。

(五)实施“基础保障”战略,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加速推进莲花街校区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按期保质完成莲花街校区二期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校园美化工程”,营造优美环境和文化氛围。创造条件,尽早启动中国粮食博物馆、学术交流中心等一批重点配套工程建设,切实提升学校硬件保障能力。

2 加强实验室建设。 加大投入,完善功能,切实加强校级工程训练中心、综合实验中心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服务校内外教学科研的功能。健全学院实验室建设投入机制,加快实验室设备更新换代步伐,全面提升学院实验室教学科研服务能力。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提高实验室服务效率和效益。

3 .推进 数字化校园建设。 按照构建体系完善、覆盖广泛、功能齐全、应用便捷“数字化校园”的总目标,进一步加强基础网络平台和网络应用系统建设,提升校园网络信息系统功能。加快教育资源信息化进程,优化信息资源管理,构建开放灵活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现代化水平。

4 加强图书、档案、学报建设。 高质量完成新图书馆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全面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加大新增图书资源投入,扶持学院专业图书资源建设,优化图书资源管理,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做好各类重要实物、档案资料归档工作,加强各类史料编研,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服务功能。加强学报建设,提升办刊质量,不断扩大学报社会影响力。

5 .完善师生生活设施。 积极推进教师活动中心建设,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建好学生综合服务中心,为学生提供优质便捷的综合服务。加快建设并建好莲花街校区师生公寓,为师生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加强老校区职工住宅改造协调工作,不断改 善职工住房条件。

(六)实施“管理创新”战略,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

1 .坚持依法治校。 认真贯彻落实《高等教育法》,修订完善《河南工业大学章程》。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和校内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教代会、学代会制度,更好地发挥其民主管理作用。进一步健全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规范学术工作。积极推进“校务公开”,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在办学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强化战略研究。 高度重视学校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切实加强战略研究机构和专职研究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及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趋势,积极探索创建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方略。加强情报信息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调查研究、信息通报、工作交流制度。进一步加强决策咨询论证,切实提高宏观决策水平和科学管理能力。

3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科学设置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机构和岗位,明确职责,实施分类管理。健全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实现管理重心下移。积极推进以人事、财务改革为核心的校院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学院自主权。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学院科学决策、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工作机制。继续深化院、处(部)机构目标管理改革,健全二级机构约束、激励机制。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及重要专项工作决策和落实机制,推动学校全面协调快速发展。

4 .加强办学资源管理。 改革完善财务制度,加强预算决算管理和审计监督,进一步提高资金安全性和使用效率。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及各类社会资金,优化融资结构。合理配置并优化利用实验和办公用房、大型仪器设备等公共资源,探索实施公共资源“成本合理分担,有偿使用”机制。加强资产管理,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高效开发和经营校产资源,扩大办学收入。深化校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积极稳妥推进中原路和嵩山路校区开发利用工作。

5 .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强化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建立健全“管办分离、责权明晰、以我为主、社会参与”的后勤保障体制。进一步加强后勤硬件设施建设,优化后勤管理,为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优质服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后勤实体内部运行机制,切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七) 实施“和谐发展”战略,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1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严格执行校院两级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着力提高领导班子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切实改善领导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2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着力扩大覆盖面,不断健全组织功能。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加大积极分子培养力度,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工作,不断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政策理论水平。加强干部、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提高师生法制意识。积极构建符合时代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先进模范人物宣传,树立榜样,弘扬正气。加强校园网、新闻媒体等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方法 。认真做好对外宣传,积极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

4 .强化大学文化建设 深入实施“文化铸校”工程,大力推进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学术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办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歌和优良传统的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师生员工思想境界和文化认同。打造若干文化活动品牌和标志性人文景观,不断完善和推广工大特色的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建设绿色生态校园。

5 .创建和谐校园。 支持民主党派加强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及参政议政。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认真落实离退休人员政策,不断改善离退休老同志生活条件,积极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认真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加强校友工作,充分发挥校友爱校、兴校作用。健全应对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和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校内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校园。坚持为师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版权所有 © 河南工业大学
地址: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莲花街 邮编:450001